哪些地方冬至扫墓,冬至节上坟


冬至需要扫墓吗? 据说是某一年 , 为了躲倭寇 , 家乡的人跑到别的地方去 , 等倭寇走了 , 家乡的父老乡亲回家 , 错过清明扫墓的时间 , 又接近冬至 , 就在冬至这一天扫墓 。 冬至的习俗吃饺子呀!
冬至(Winter Solstice) , 又称为“冬节”、“长至节”、“亚岁”等 , 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节气 , 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 。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 , 起源于春秋时期;中国古代使用土圭观测太阳 , 测定出冬至 , 时间在每年公历的12月21日至23日之间 。 冬至日时 , 太阳直射地面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 , 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26');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 , 比南半球少50%;北半球白昼达到最短 , 且越往北白昼越短 。

冬至如何扫墓 家家户户把祖先像、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厅 , 安放供桌 , 摆好香炉、供品等 。 祭祖的同时 , 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 , 叩拜神灵 , 以祈福来年风调雨顺 , 家和万事兴 。
我国南方很多地方在冬至这天都会过节庆贺 。 南方沿海一带如粤西、潮汕、浙江部分地区延续祭祖的传统习俗 。
冬至 , 俗称“冬节”、“长至节”或“亚岁”等 。 冬至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 , 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 , 也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传统节日 。


扩展资料:
各地区冬至的其他习俗:
广东人冬至吃烧腊与姜饭 , 冬至这天 , 大多数广东人都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风俗 。 潮汕一带有“冬节丸 , 一食就过年”的民谚 , 俗称“添岁” 。 客家人认为 , 冬至时的水味最醇 , 所以 , 客家人冬至酿酒已成为习俗 。
杭州人冬至吃年糕 , 吃年糕从明末清初直到现在杭州人在冬至都喜吃年糕 。 在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风味的年糕 , 冬至吃年糕 , 年年长高 , 图个吉利 。 在四川却是冬至吃羊肉汤 , 羊肉是冬日可谓冬日滋补之首 。 湖南湖北一带 , 在冬至那一天一定要吃上赤豆糯米饭 。
在南方一些地区 , 则比较盛行吃冬至团(冬至丸) , 取其团圆的意思 。 每逢冬至清晨 , 各家各户磨糯米粉 , 并用糖、肉、莱、果、萝卜丝等做馅 , 包成冬至团 , 不但自家人吃 , 也会赠送亲友以表祝福之意 。
参考资料来源:

冬至为什么要扫墓 冬至上坟有什么讲究 在冬至我国的一些地区都是在前三天和后4天的时间内 , 范围内都可以去扫墓绩点这要看各地的风俗习惯 。 在冬至左右一周时间内上坟扫墓都可积分的 , 时间不要太早 , 也不要太晚 。
冬至 清明 扫墓 南方大部分汉人的祖先是从北方战乱时期纷纷南迁的 , 所以他们比较完整的保留了远古时期中原大地汉人的优秀传统;而北方大多流于战乱和异族的入侵同化 , 早已被同化成清明这一春耕时节扫墓 。 福州更是如此 , 福州人的先祖成份比较复杂 , 没有完整的保留早期中原河洛地区(现河南)的此种传统习俗 , 加上在后期陆续有不同的北方人士往福州城南迁 , 这些人本身也无此习俗 , 和土著的闽越人混居后早已把清明这一古代曾最重大的节日给淡忘了 。

先说大多数人自诩为“城里人扫墓”的所谓正统的清明节 , 清明节从农历来说 , 既无定月也无定日 , 但可以推算 , 冬至节过了106天就是清明 , 一般就在阳历4月5日 。 清明时期正值中国大多数地区的春季 , 处于仲春与暮春之交处于仲春与暮春之交 , 不一定天气清澈空明 , 所以不能以此简单定义清明词意的来源 , 而且很多历史上很多诗歌也有关于“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描述 , 所以这个节日的天气是不固定的 。 同时 , 清明 , 是传统的农耕季节 ,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基本上是没有闲暇去放弃农耕播种的好时节 , 而去祭扫先人的坟墓 , 去做所谓的“牧童遥指杏花村”的清明无聊诗句 。 不过在闽南侨乡 , 对于清明节十分重视 , 是民间传统的溯源追本节日 , 其主要活动力扫墓祭祖 。 一般认为 , 扫墓起源于秦(或曰先秦已有) , 但古时扫墓并不一定在清明时节 , 如隋唐时期 , 人多是在清明节前一、两大的寒食节扫墓 。 后来 , 寒食扫墓逐渐改在清明 , 寒食这个节日也就被人们所遗忘了 。 在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故乡南安石井一带 , 清明节改在农历三月初三上己节 , 俗称“三月节 。 ”传说是因郑成功起兵反清复明 , 忌“清”字压在“明”字上头 。 但是 , 泉俗有“冬节不回家无祖”之说 , 故出门在外者 , 都会尽可能回家过节谒祖 。 中午祭敬祖先 , 供品用荤素五味 。 入夜 , 举行家祭如除夕 , 供品中必有嫩饼菜 。 泉俗 , 一年中只有冬节、除夕和清明节要备办嫩饼菜 , 寓“包金包银”之意 , 旨在祈望家庭兴旺发达 。 大宗望族者 , 还于是日开宗庙词堂大门 , 举行祭祖仪式 , 与清明节的那次祭祖 , 合称春冬二祭 。 所以对于古代汉人清明扫墓的来源比较难于有可靠的论据 , 倒是不排除其他游牧异族在统治北方后推行此习惯或者当政的官僚贵族等统治阶级强行推行而有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