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阴虚还是阳虚呢,怎样知道自己是阴虚还是阳虚( 二 )



肾阳虚:畏寒、怕冷 。 中医认为, 人体阳气充足, 能够抵御寒冷, 维持正常体温, 不会产生怕冷的感觉;如果人体阳气虚弱, 不能温煦机体, 就会产生寒冷的感觉 。 人体阳气遍布全身, 无处不在, 每个脏腑都有阳气, 从本质上说, 肾是阳气产生的根源 。 肾是先天之本, 内藏真阴真阳, 也叫肾阴、肾阳, 肾阴是人体阴液的根本, 肾阳是人体阳气的根本 。 治疗所有类型的畏寒都要涉及温补肾阳 。 那么,如果你有畏寒的症状,如何判断是否是肾阳虚引起的呢?肾阳虚引起的畏寒, 常常伴有精神不振、腰膝酸软冷痛、面色黧黑等症状 。 另外, 男子会有阳痿、早泄、滑精的问题 。
如何辨别身体是阴虚还是阳虚? 阴虚主要是指人体体液亏损 。 人体内的体液不足, 机体就失去相应的濡润滋养, 所以阴虚体质的人表现出一派干燥不润的症象, 比如消瘦, 面色偏红, 口干舌燥, 喝水多而不止渴等职症状都是因为体内阴液不足出现的燥象 。 ,
人体阴阳失衡, 体内的阴气不能制约阳热, 导致阳热之气相对偏旺而产生内热, 所以出现虚火产生造扰不宁的症候 。 因此具有阴虚体质倾向的人大多表现为性格外向, 动作敏捷, 反因快 。 但自制力较差, 有亢奋, 喜动, 多动, 而且急躁怒等体质特点 。 ,
具有这类体质倾向的人大多平时畏热喜冷, 耐寒力较强, 并且容易被暑热阳邪损伤, 皮肤易生疮疡, 患病也容易发热, 不管被外界的风、寒、暑、湿等那一邪气所伤导致生病, 到最终都转化为热症, 出现口干口渴, 心烦气躁等阴虚火旺的症状 。 若出现这一系列阴虚火旺的初期症状时调理不当, 或仍旧恣意食用生痰上火或利水的饮食, 如葱、姜、蒜、辣椒, 或误用茶叶降火, 或误食红小豆、薏苡仁等利水食物, 都会加重体内阴液的耗伤 。 燥伤不同的脏腑也会有不同的表现:,
,
如果损伤肾阴时, 会出现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或耳聋, 遗精, 形体消瘦, 五心烦热、潮热或低热, 盗汗、颧红, 尿黄便结等症状反应 。 ,
若损伤肺阴, 证状较轻时反应为唇干、咽燥、口若, 声音嘶哑, 若调制不及时就会出现干咳无痰或痰少, 严重时出现痰中带血的症状 。 ,
若伤及心阴:就会心烦、心悸、失眠;,
若伤及脾阴则不思食, 或者是食后腹胀难耐;,
若是伤及胃阴则表现为腹中饥饿但没有食欲, 这一现象古人称之为饥不欲食 。 有时也表现为干呕呃逆 。 ,
若是肝阴受损, 就会出现两眼干涩、视物模糊的症状反应 。 ,
若阴液损伤过重不能制约阳气, 这时就会出现上火的表现, 进一步出现炎症, 如火气在肺会出现咽炎、扁桃体炎、甚至肺炎, 若火气在肝就会出现结膜炎等等 。 ,
怎么判断自己是阴虚还是阳虚啊 【如何判断阴虚还是阳虚呢,怎样知道自己是阴虚还是阳虚】在临床上, 阴阳两虚主要与寒热相区别, 具体如下: 1、阴虚引起热, 阴虚则是体内津液不足所致 。 临床表现为口干舌燥、腰膝酸软、颧骨潮红、五心烦热、盗汗、手足热等, 都是阴虚内热的表现; 阳气不足, 不能温热各脏腑之症状, 发育迟缓, 男色淡漠, 月经不调, 寒凉腹泻, 大便次数增多, 大便不消化, 小便清长或小便不畅, 以上皆为 阳虚寒证, 中医称虚寒证 。
 
  人的体质有很多种, 因为每个人自身体质不同, 再加上后天习惯的不同, 自然会有一些差异 。 一般来说, 阴虚的人更容易兴奋和容易动, 也就是说, 他们会感到不安 。 阴虚的人一般看起来比较瘦, 但其实很强壮, 性格比较外向, 容易暴躁, 容易受外界刺激, 容易上火 。 另外, 人平时吃的比较多, 也就是胃口比较大, 由于阴虚, 精力比较旺盛 。

推荐阅读